每吃一次,大脑萎缩就快一步?医生:这4物是大脑衰退的“加速剂”

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0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06

“记忆力越来越差,刚放下钥匙转头就忘了在哪。”

“反应慢、说话卡壳、情绪波动大……”

当这些情况频繁出现时,很多人会以为只是“老了”,却不知道这正是大脑在发出求救信号。

大脑退化不是突然发生的,它往往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。有些日常饮食中的“隐形杀手”,正在悄悄加速大脑的衰老。

某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表示,大脑萎缩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,与阿尔茨海默病、血管性痴呆等疾病密切相关,而饮食习惯正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
那么,哪些食物是让大脑“越吃越傻”的催化剂?我们该如何吃,才能守住脑子里的“金库”?

图片

天天吃,却在偷偷“掏空”你的大脑

01. 高糖食品:让脑细胞“短路”

甜点、奶茶、饮料,吃进嘴里一时爽,但对大脑来说却是场灾难。

中国营养学会指出,高糖饮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,而胰岛素不仅调节血糖,还参与脑神经的能量代谢。一旦脑细胞“吃不上饭”,功能自然下降。

美国的一项长期追踪研究发现,长期高糖饮食的人,记忆力下降风险增加近30%,并更容易出现认知障碍。

更可怕的是,糖分还会引发慢性炎症反应,损伤神经元,加速大脑萎缩。

02. 反式脂肪:堵住脑子的“血管”

你可能没听说过“反式脂肪”,但它藏在你熟悉的薯片、炸鸡、蛋糕、奶油里。

图片

反式脂肪是一种人工加工脂肪酸,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“不安全脂肪”。它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,增加脑血管堵塞的风险。

一旦大脑供血受阻,神经细胞就像“断电的机器”,逐渐失去活性。

《柳叶刀神经病学》的一项研究指出,血液中反式脂肪含量越高,患认知障碍和老年痴呆的风险越大。

03. 高盐饮食:让大脑“缺氧”

别以为只有肾脏怕盐,大脑也怕。

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,而高血压正是引发脑微血管病变的元凶。这些微小的血管一旦硬化、堵塞,就会造成慢性脑供血不足,导致思维迟钝、记忆力下降。

一项发表于《自然神经科学》的实验表明,过量摄盐会影响内皮细胞功能,进而损伤大脑皮层的认知调控区域。

图片

04. 酒精:麻痹的不只是神经,还有记忆

“喝点小酒助眠”、“应酬必须喝”……却没意识到,每一次饮酒,都是对大脑的攻击。

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,短期内会让人兴奋,但长期摄入会导致脑萎缩,尤其损伤海马体——大脑中主管记忆的核心区域。

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专家指出,长期饮酒者的脑组织体积明显小于非饮酒者,且出现认知障碍、情绪障碍*的概率显著升高。

你以为是“变老”,其实是脑退化在敲门

“脑子不好使了”从来不是一句玩笑。大脑萎缩并不等于正常衰老,而是一种病变。

早在中年,大脑就可能开始退化。研究显示,从40岁开始,人的大脑体积每年缩小约0.2%。但这只是自然衰老,如果叠加不良饮食,那就是“加速衰老”。

图片

典型的早期表现包括:

经常忘事、说话找不到词

情绪易怒、反应变慢

睡眠变浅、容易惊醒

做事效率大大下降

如果你频繁中招,那就要敲响警钟了。

医生:这样吃,帮你“养回”脑子里的一亩三分地

改变从来不嫌晚。以下这些饮食建议,已经被《中华预防医学会》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反复强调。

1. 控糖:让大脑重新“通电”

控制每日糖分摄入不超过50克,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。少喝饮料,改喝白开水或淡茶水;甜点不是不能吃,但要“节假日限定”。

图片

2. 好脂肪:给脑神经“润滑”

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,比如深海鱼类(鲑鱼、沙丁鱼)、坚果(核桃、杏仁)、橄榄油等,对脑细胞修复有益。

3. 低盐:给脑血管“减负”

建议每人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。做饭时使用控盐勺,少吃腌制品和加工肉类,外卖、火锅要少点。

4. 饮酒限量,最好不喝

世界卫生组织建议: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,女性不超过15克。简单说,一瓶啤酒(500ml)就已经接近上限了。

5. 补充抗氧化营养素

多吃富含维生素C、E和类黄酮的蔬果,如蓝莓、菠菜、胡萝卜、西兰花等,有助于减缓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破坏。

写在最后:你吃下的每一口,都是大脑的命运投票

我们常说“脑子是个好东西”,但却很少认真对待它的健康。

一顿顿不加节制的高糖高油饮食,一杯杯不舍得拒绝的酒精饮料,看似微不足道,却可能是大脑功能走下坡路的开始。

大脑萎缩不是老年人的专利,也不是不可逆的命运。

从今天开始,少吃一点“脑子不喜欢的东西”,多吃一点“脑子需要的营养”,就是给未来的自己多一份清醒、少一份遗憾。

毕竟,能记得住密码、想得出答案、说得清话,这些看似平常的能力,其实都是大脑在默默成全你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